主办:中国家具工业信息中心
  • 电话:021-56131287
  • 承办:上海商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红木艺术家具俱乐部
首页> 风格流派> 中国旧家具的再生(上)

中国旧家具的再生(上)

2009-03-04 作者:沈嘉禄 浏览:838 来源:东方文苑

摘要

二十年前的情景一定是中年以上的读者记忆犹新的,时值一代人的结婚高峰期,一套“三十六条腿”的新家具就成了紧俏商品。

一、旧家具,由灰姑娘变成白雪公主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个结论可以从老百姓居家生活的必需品——家具身上得到证明。二十年前的情景一定是中年以上的读者记忆犹新的,时值一代人的结婚高峰期,一套“三十六条腿”的新家具就成了紧俏商品。然而国民经济刚处于复苏阶段,供需矛盾极为突出,原材料紧张,家具厂加班加点也来不及生产,买一套家具得托人开后门。没有门路的就只能在家具店门口裹紧衣服通宵排队,登记时又得挤一身臭汗,还不一定能买齐。既没门路也没力气的就只能请几个木匠敲敲打打凑合一套。好在这一页很快就掀过去了,如今,新款式的家具就像时装那样快速翻新,令新婚不久的年轻人感到一种赶不上潮流的遗憾。而市政动迁、地块批租、福利分房、购置新房、旧居翻新等公私行为对老百姓生活的最实质性的“大手笔”改善,也需要家具的配套。于是家具业赶上了最最好、同时也是竞争最最激烈的年景,趋新而务实的老百姓对家具的要求也越来越商业化,着眼点不外乎式样和用材及价格。

然而恰恰因为带着一种急躁的情绪奔向小康生活目标,人们就忽视了这样一个应该属于文化层面的问题:就是迫不及待地以舍弃旧家具作为向贫困生活告别的像征,而将注入西方文化因子的新款家具迎进来视作富足安逸生活的开始。电视这样的大众媒体也是如此思路,有新式家具作为背景的广告片,总是推销最新研制的化妆类产品,而以旧式家具为背景的广告片,主角必定是耄耋老人,从配乐、用光、构图到产品定位总洋溢着浓浓的怀旧情调。其实如果我们把本文所叙述的旧家具界定在明清两代或者建国前期,那么从文物学、历史学、民俗学、美术史甚至经济运作等方面来观照,就有相当大的研究与收藏价值。比如一个貌不惊人的小矮柜积年累月地龟缩在你家里的一角,默默承受着破烂和尘埃,但你想过没有?它属于城市家具还是乡村家具?它是北方家具还是南方家具?它是硬木家具还是柴木家具?它的图案、雕刻、铜活以及鎏的金、髹的漆又传达了何种文化信息、达到了何种精美程度?它距今的年份和在拍卖市场上的价格又是多少?这里头的学问大着呢。再比如你家里搁着一把摇摇晃晃不能坐人的椅子,偶尔有个高人告诉你,这叫清前期黄花梨攒瘿木芯靠四出头官帽椅,你听着不觉得头晕吗?继而再指点你,这把破椅子若是放在纽约索斯比拍卖行里至少也得十几万美元,你不会乐成因金榜题名而发疯的范进吗?

事实上,我国的专项收藏家们对中国旧家具的研究从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至今已有六十余年。但家具与瓷器、玉器、青铜器等古玩不同,它首先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即使像黄花梨、紫檀等珍稀家具从皇宫王府流落民间,也大多使用于日常生活而不是清供,不到万不得已时,主人是不会出卖的。在使用过程中又免不了会损坏,到难以修补时就轻率地处理掉了,这就给家具的收藏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局限,家具的收藏与研究只能属于少数人的课题。在观念上,不少人还认为旧家具不过属于实用工艺品,年代又不久远,无法与经典的纯艺术品相提并论。直到七十年代后期,随着民间收藏热的兴起,旧家具纔悄悄地进入越来越多的收藏家的视野。八十年代中期,国门大开,旧家具轰轰烈烈地抢先外流,丰厚的赢利极大地刺激了旧家具商人,他们纷纷从南方收购旧家具到北方抛售,河北大城等县成了旧家具集散地,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八五狂潮”。

五十年代起,政府就明文规定紫檀、黄花梨、鸡翅、铁梨、乌木等五种珍稀木料制作的家具不准出口,但有些商人还是通过广东等口岸将旧家具销到海外。海关虽竭尽全力,终因缺乏专家把关而难以达到预期目的,而截下的旧家具又常常是新仿的。

二、收藏热,正在勃然兴起

不过也应看到,这次“八五狂潮”在旧家具收藏方面的影响是很大的,最明显的就是提升了中国旧家具的价值,按收藏界人士保守的估计,其升幅也至少有十倍。前不久,国际拍卖公司佳士得在纽约举办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中国古典家具拍卖会,吸引了世界各地收藏家三百余人,经达两小时的激烈竞拍,107件拍品全部成交,无一流标。拍品成交价四次打破历史最高纪录,拍品中价位最高的是一件清代黄花梨大座屏,以100万美元被美国一家博物馆购藏。这次成功的拍卖无可争议地标志着中国古典家具已经跻身于世界级重要文物之林。同时,一个世界范围的中国古典家具研究热潮正方兴未艾,美国北距旧金山约二百英里的文艺复兴镇,已经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馆藏品都是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既精且富。

北京、台北、香港、新加坡、纽约等地也均有常规的学术研究活动,其中尤以佳士得和索富比两大甩卖公司组织的国际性研讨活动规模最大,学术气氛最浓,并吸引了一些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的圈外人士,起到了普及的作用。中国旧家具所体现出来的历史信息与人文气息以及特殊的文化内涵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识和重视,它的设计思想也蕴含着与环境相协调的中国古代哲学精神,从这个角度看,旧家具应该比纯艺术品更值得珍爱和研究。

今天,“五木法则”从大原则讲依然有效,但有关方面在执行时有所松动,不过因为价值和国内收藏界的看好等原因,流失现象已大为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海外收藏家就将目光瞄准了非五木旧家具,如用老红木、柞榛木、榆木、柏木、榉木、高丽木、樟木、瘿木、杨木、杜木、楠木、核桃木、楸木、波罗格等做成的家具,这些旧家具过去相对于硬木家具而被人称之为“软木家具”,

还有个传统说法是“柴木家具”,在南方习惯上称之为“白木家具”,最近又有专家相对城市西式家具而提出“乡村家具”的概念。不管怎样,它们与非流通的经典旧家具一样,表达了我们民族的感情,传递着文化信息,在中国古典家具中默默充当着一个尽职尽责的角色,把古人的一切可以表达的和不可表达的思维方式融入其中,同样具有一定收藏研究价值。又因为白木旧家具的使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被进一步挖出来后,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朝夕相处,让我们产生一种切肤的亲切感,并在精神领域使我们积淀已久的文化意识翩然升华。

几年前北京文物节期间,有几个收藏家自发组织了一个中国古典家具研究学会,定期出版会刊以求和鸣、执着探索,后来又举办过一个中国古典家具展,恰逢中国古代家具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外国朋友也来先睹为快。收藏家们一致认为这个展览会的学术性很高,选择家具的年代、流派、质量都很专业。不少年轻人就是通过这个展览会得到专家的指点,从此加入了旧家具收藏的行列,成了在某一单项卓有成就的收藏家。在上海,去年也曾办过几个类似的展览,尤以外国人集中居住的虹桥地区最为轰动,明清家具、雕花窗板、厢篷马车、箱笼提桶等散发着浓郁江南水乡韵味的旧物引起了参观者的极大兴趣。

与此同时,在上海华宝楼、藏宝楼、东台路等几个著名的古玩市场上,旧家具也逐年升值,势头不可遏止。在虹桥地区,这几年间还聚集了至少有三十余家以修复、经营旧家具为特色的商店,有的还上网展示画片。不少餐饮场所和外资企业也以旧家具装点环境为雅,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来看待。展品和设施堪称世界一流的上海博物馆也以旧家具陈列于茶室,并以馆藏品加上 港收藏家的捐赠特辟了一个庄氏古代家具馆。这标志着上海正成为一个旧家具的修复中心、集散地和收藏宝地。

我们还可以从电视新闻中看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宾的中南海或国宾馆,过去的白布套沙发已悄悄换成了明清风格的家具,身后的柜架上还陈列着陶瓷工艺品。这不仅表明我们政府尊重民族遗产的态度,同时也向全世界传递出强大的文化信息。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旧家具的文化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旧家具的收藏热正在勃然兴起。

三、老法师,敢立潮头探水温

在交代了背景之后,我们不妨对旧家具市场的运作情况作一次微观扫描,这或许能使读者对这一门收藏感兴趣,对中国旧家具的再生有较深的认识。让我们来到上海虹桥地区,这是一块希望的热土。二十年前这里是一片农田,再追溯到五十年代,是一片荒地,坟茔座座,野狗唁唁,还有战争年代遗留的碉堡。改革开放后,这里成了上海最早的开发区之一,大都市宏伟的西大门,短短数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高楼耸立,万商云集,一派蒸蒸日上的新气象。也因为这里是以外国人为主要对像的高档住宅区,九十年代后,这里形成了旧家具修复、经营中心。在虹许路上一家旧家具经营部,我见到了被誉为上海滩旧家具老法师的陈长宝先生。大凡见过大世面的人,神情一般都很平静,言语间不惊不乍,动作迟缓而透出一种典雅的美。陈老先生就予人这样的印象。他于弱冠之年就跟随父亲涉足旧家具这一行当,十七岁那年自立门户了。于五十年代中期参加合作社,开始有了一份正式工资。那时候,上海经营旧家具的企业就那么几家,而且大多风雨飘零,工作环境很差,社会上对这一行业重视也不够。老上海称从事这一行当的人为“旧货鬼”,大有鄙薄之意。

事实上他们串街走巷将旧家具收进,稍经修理再卖给需要添置家具而买不起新家具的人,用以调剂普通市民的生活,筚路蓝缕地向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传递一片温暖,应该得到公众的尊敬。而陈长宝先生工作的地方就是妇孺皆知的“淮国旧”,这是淮海路国营旧货商店的简称。因为工作勤勉,业务知识丰富,他受到了同事的敬重,外出进货,领导上都请他出马,只要他定价,决不会有第二句话。在店里,凡吃不准的东西都请他过目,一种权威在数十年间慢慢地树立起来。后来又被领导上委以重任,成了整个行业唯一能接待外宾的老法师,这使他有机会与外国人接触,在传播中国家具文化的同时也探清了国际市场的情况。

1991年,陈老先生退休了。这个时候,上海的旧家具业也因为土地批租、货源短缺等客观原因而网点减少,而新开的红木家具店倒出现蓬勃之势,上海人对红木家具是有着很深的情结的,将目光温情地投向它们。赋闲在家的陈老先生过了几天清静的日子就觉得浑身骨头痒,于是就在徐家汇天钥桥路向某企业借了一块闲置的空地,用竹篱笆圈出一个堆场,又搭建了一个简易房屋,改革后上海第一家私营旧家具商店算是开张了。刚开始还没有起动资金,陈老先生就向四个朋友那里借到十几万元。朋友钱是借了,但都劝他不要冲动,尤其是看到一房间破破烂烂的旧家具都笑了:“这些旧家具只配当柴烧,现在大家生活好了,谁还要这些垃圾货?这门生意注定要蚀本。”但陈老先生信心十足,不仅自己干,还把老婆、儿子、女儿都拖了进来。每天一早,陈先生就以六旬高龄穿街走巷收旧家具了,这在旧时叫作“喊弄堂”。陈老先生在行业内还有不少老朋友,得知他开店后也会将收来的旧家具送到他那里。收来的旧家具,他自己清洗整修。看着一件件旧家具在自己手里复活,心里赛过吃了蜜糖。但是商店地处偏僻,乏人问津。陈老先生又想出一个办法,请人写了一份广告,复印了一百份,雇一个人到福佑路古玩市场专门散发给外国游客,每发出一份给一元钱。这样外国的古玩爱好者知道有这样一家商店,就按图索骥地上门来了,一看老法师亲手修复的旧家具,眼睛也亮了。慢慢地,商店的生意就好了,名气也大了。

“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很喜欢,但是他们不喜欢红木、紫檀的家具,因为这种色彩比较阴暗,也比较生冷,他们倒喜欢白木家具。”陈老先生说,“我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就投其所好,将旧家具尽可能地复原,使木纹显露出来。还有些欧洲客人喜欢大红色的宁波大衣橱,色彩亮,放在客厅里很好看。后来我总结出经验,先请外国人来店里看没有修复过的旧家具,根据他们的要求再动手,这样就比较对路。生意好了,上海地区收起来就难了,我就开始走出去,到苏州、南通、宁波、绍兴、嘉兴等地去收。修理的人也短缺了,我就请了几个木匠师傅。当时我们都是自己动手的,不得已才请人帮忙,不像现在我的儿子、女儿他们,他们手都插在口袋里,一副老板的样子。”说话间,几个工人正把一个很大的箱柜搬到空地上,陈老先生又补充了一句:“过去,搬东西都是我自己来的,所以我看不惯他们。”但陈长宝的儿子不这么认为:老板就是老板,搞管理的人都去搬东西未必是好事。

事业起步阶段,陈老先生是相当艰难的,一杯清茶泡一整天还舍不得换新的。有一次,上海著名的紫砂陶艺家许四海拜访他,环顾居室,相当寒酸,就说:“老陈,你太穷了。”当场从口袋里掏送一万元钱放在他面前,这在当时不是一笔小数目,可是陈老先生坚拒不受。“做生意赚钱是一个目的,但对我来说不是唯一的目的,更不是最高的目的。我是想在有生之年,利用我的经验为复兴祖国的古典家具做点实事。”陈老先生慨然回忆起十年动乱,扫四旧的一幕在他心底留下深刻的印记。“那时候我因为出身苦,也参加造反队,抄家的情景让我触目惊心,多少明清家具啊,老红木的,紫檀的,凡是雕着龙凤仕女的一律当作四旧,一榔头砸得粉碎,堆到马路中央烧了。老虎脚也不能留,用凿子凿掉。有几件家具雕工真是精细啊,真算得上国宝级的,我眼睛一闭就想得起来,后来再也没有看到过。”

十年动乱对传统古典家具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后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人敢买明清家具,尽管便宜得让人难以置信。“没人买怎么办?企业要生存啊,就把好好的紫檀或老红木家具拆开来当废料卖给民族乐器厂做乐器配件。我收进过一厅堂家具,八椅四几,仅需40元,进店后领导认为没人会要,就转手卖给乐器厂,厂里的人当场拆开,把好好的大理石几面也砸碎,不值钱嘛。我们店里有个采购员从一户人家那里用1500元收进一副紫檀架子床,领导上认为太贵了,属于业务事故,后来以1100元卖给乐器厂,亏损的400元由采购员逐月退赔。紫檀重器啊,到今天怎么也要几百万!”

短短几年里,在陈老先生的带领下,他的儿子、女儿、女婿、小舅子等都辞去了原来的公职,投身于这个行当,并且都成了独当一面的行家。到了1994年,因为地块改造,天钥桥路的这家店开不下去了,就移师虹桥。又过了几年,陈长宝退居二线,“垂帘而不听政”,把经营大权拱手交给下一代

扫一扫有惊喜!

  • 上海艺尊轩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强艺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艺雕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万新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海上传奇红木馆
  • 上海毅晟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森雍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艺浦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仓艺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玉山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太仓市永和艺术品雕刻厂
  • 上海航管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雅典娜公司(海上蒋家)
  • 上海锦翔工艺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老周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