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家具工业信息中心
  • 电话:021-56131287
  • 承办:上海商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红木艺术家具俱乐部
首页> 风格流派> 宋代圈椅的考证与探析

宋代圈椅的考证与探析

2007-11-22 作者:张彬渊 浏览:1479 来源:《中国家具》

摘要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为了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和民族繁衍、发展,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不断地创造、制作和使用家具,形成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独树一帜的中国家具体系。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为了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和民族繁衍、发展,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不断地创造、制作和使用家具,形成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独树一帜的中国家具体系。随着历史的发展,物质条件、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传统家具经历了自商周到三国席地而坐,在室内以床为中心的低型家具时期;自汉代胡床从西域传入我国后,进入由隋唐到五代垂足而坐的生活方式逐渐流行,与席地而坐形成同时并存的时期;到宋代以后则进入垂足而坐的时期,这时以各种椅凳为中心的高型家具在民间普及,高型家具的形制趋向完备。宋代的座具品种繁多,有高靠背椅、四出头扶手椅(官帽椅)、低靠背扶手椅、宝座、交椅、圈椅、长条凳、方凳、圆凳、坐墩、马杌和步辇(桥椅)等,但今人对其尚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仅就宋代圈椅进行初步的探讨。

宋代包括北宋(公元960-1127年)和南宋(公元1127-1279),而且北宋与辽、南宋与金相随并存,当时中国处于2个(或3个)政权并存时期,时间跨度达319年。由于历史原因以及木材制品不易保存,至今在国内尚未发现宋代圈椅实物或模型,因此只能从宋代绘画和文献资料入手,结合前后朝的相关资料、绘画和出土器物等进行对宋代圈椅的探究。

一、宋代圈椅的款式

对现存的宋画和有关资料上出现的圈椅形象进行分析与梳理如下:

1)《捣衣图》绘圈椅

宋牟益《捣衣图》作于南宋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画中贵妇所坐的圈椅,其椅背搭脑和扶手连成一体呈“Ω”形,扶手两端头向外卷曲成云状。椅圈用成排矩形断面木条作立枨支撑,成栅栏状(梳妆)安装在椅座上。椅圈面与椅座面相平行,椅座面为半圆形,固定在如意云头状弯脚和牙板构成的脚架上。圈椅造型厚重、典雅、优美。

2)《梅花诗意图卷》绘圈椅

宋人画《宋人写梅花诗意图卷》(佚名)中的圈椅。造型基本上与《捣衣图》中的圈椅相同,椅圈也是由木条作立柱,成栅栏状支撑的,所不同之处在于椅圈呈倾斜状,椅脚为直线状,在脚端侧向膨大,并作云纹装饰。

3)《折槛图》绘圈椅

宋人《折槛图》(佚名),绘《汉韦》所载汉成帝的大臣朱云不怕死进行谏奏的故事,以作为宣扬忠臣的楷模。该画与《却座图》同为南宋画院之佳作。图中的汉成帝所坐栲栳圈椅造型优美、厚重大气、装饰华丽,但显得有些笨重。椅圈两端向外反转呈卷云状,椅圈对座面倾斜,背部高,扶手部位低,椅圈用多根矩形断面的木条做立枨,呈栅栏状支撑,同时在扶手前端还装有雕刻花卉的立柱,椅座面呈长方形。直棱云腿,足端成如意纹,上端膨大,起托角牙子作用,并在云纹的边缘起线装饰。前后腿和后腿之间各装两根弯曲拉枨。椅座下装有较宽的牙条,有彩绘纹样。该椅配用椭圆形脚踏,其周边有云龙纹精美浮雕。

4)《会昌九老图》绘圈椅

宋画《会昌九老图》的局部图,图中人物衣着为宋式退隐闲居官僚服式,图中四老所坐圈椅造型相同。椅圈呈马蹄形,扶手端部没有外翻卷曲,椅圈由四根透过椅座的前后腿和靠背板支撑。椅腿细而直,相互间用单枨连接,前、侧、后的单枨呈“步步高”布局安装。椅座为长方形,与椅圈一起构成“天圆地方”形式。这种圈椅造型简洁明快,完美优雅,可以认为是直背扶手椅与椅圈相结合而成的,与传世的明式圈椅基本相同,应是明代圈椅的原型。

5)《佛教木刻画》绘圈椅

北宋《佛教木刻画》,是11世纪作品。画中僧侣所坐圈椅,不是用很多木条作栅栏状支撑,而是由穿过椅座面的椅腿和短立柱支撑,椅圈对座面倾斜,并在上面安装托首。这种圈椅的构成已汲取了直背式座椅造型的特点,椅座面也相应采用方形。

6)《五山十刹图》径山僧堂椅

《五山十刹图》是入宋求法的日本僧人遍访五山十刹诸寺后,对南宋禅寺的伽蓝配置、建筑、家具和室内陈设等真实记录的图卷,作于公元1248年。其中记录了径山僧堂椅的投影图。该椅座面宽65.1厘米,深57.6厘米,座高60.6厘米,与《五山十刹图》中其他禅椅相比较,是尺寸最小的,与一般椅子尺寸相近。径山僧堂椅的椅背搭脑和扶手连成一体呈圈状,扶手两端向外卷曲成云纹状,椅圈由椅背和两根向上延伸弯曲的后腿支撑,并用云纹牙子加强后腿与椅圈的结合。椅靠背为三截攒边(木框嵌板)结构,上截雕饰如意组合纹,中截为实心板,下截为牙板构成的云纹亮脚。椅座面成矩形,安装在前后腿和椅挡构成的框架上。椅挡与前腿间装有云纹牙子,椅子前、侧、后枨子呈“步步高”形成布局,踏脚枨下部与前脚交角处有托角牙子。根据径山僧堂椅投影图的透视复原图,是一个“天圆地方”形直腿圈椅。椅圈由靠背和向上弯曲延伸的后腿脚支撑,以线构成,曲直相应,比例适度、简洁优雅,端庄大气。

这种圈椅在我国尚未发现历史遗存的宋代实物或图样,但在日本却保存着由我国传入的类似的椅子,如圆觉寺开山堂的《佛光国师座像》的椅子,《审海上人座像》的椅子。佛光国师即无学祖元,是1279年赴日的宋代高僧,1286年前塑造的座像,其椅子座面形状特殊,这是塑像衣服自然下垂的需要所造成的。

7)《五山十刹图》径山方丈椅

径山方丈椅也是《五山十刹图》记录的一种宋代圈椅,其投影图显示椅子的座宽90.9厘米,座深75.14厘米,椅背高51.5厘米,弯脚高为54.5厘米,椅座板厚4.55厘米,托泥高26.06厘米。径山方丈椅的椅背搭脑和扶手连成一弯曲整体,呈圈状,椅圈两端向外弯曲成卷云状,其特点是椅圈由椅靠背和弯曲的立柱所支撑。弯曲立柱不是后腿向上的延伸,而是安装在椅座面后侧的独立的零件。椅圈和立柱的结合处有如意纹牙子加固、装饰,椅背也是攒边结构。椅座面为矩形、安装在椅座框架上,椅座框架由4只S形弯脚与牙板结合而成,牙板与椅脚内侧曲线构成壶门形,椅脚足端向外上翻呈卷叶纹,脚下端落在带龟脚小足的托泥上。该椅子没有束腰,线型柔和流畅,圆浑大气,端庄优雅,其透视复原图。

从一些传世的宋代佛教绘画中,如《无准师范像轴》,以及《观经序分羲变相图轴》中也可看到这类造型的椅子。《无准师范像轴》绘于南宋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这是无准师范送给入宋参学的日僧圆尔辨园的自赞画像。宋代肖像画极注重写实性的描绘,画中圈椅椅腿是S形云腿、膨牙,椅座面呈半圆形,椅圈两端向外作云纹状反转,它由椅背和弯曲的立柱支撑,但没有托泥,椅子前放置肾形脚踏,使用时靠背上放椅披。而《观经序分羲变相图轴》中的是同类圈椅,无托泥,但有束腰。

二、圈椅的构成类型

从以上介绍就可充分说明,在宋代圈椅已是种类多样、造型优美、丰富多彩,圈椅的形制已基本上完备,如果我们根据椅圈的支撑形成对宋代圈椅进行探讨,则可将其分成两大类。

第一类:椅圈由立柱、木条所支撑

这类圈椅有《捣衣图》、《梅花诗意图卷》、《折槛图》,径山方丈椅和《无准师范像轴》中的圈椅。这类圈椅可以理解为在方凳或圆凳的凳面上,安装立柱或木条支撑椅圈所构成的。由于椅背支承物的形状、布局不同,又可分为栅栏回蔽(梳背)式圈椅,靠背和弯曲立柱支撑椅圈的径山方丈式圈椅,和《折槛图》中的圈椅形式椅圈由雕花立柱和小木条支撑;从椅座面形状来分,有长方形椅面和半圆形椅面。这类圈椅的脚形有S形云腿,如意云纹腿和直腿等,腿的足端可做成反转卷叶纹,足端向内侧膨大,云纹。上述圈椅中除径山方丈椅有托泥外,其他圈椅均无托泥;除《折槛图》中圈椅的椅腿间有拉枨处,其他圈椅的腿间均不用拉枨。

第二类:椅圈由向上延伸的前后腿和靠背支撑

这类圈椅有《会昌九老图》、《北宋佛教木刻图》和径山僧堂椅的圈椅。其中《会昌九老图》和《佛教木刻画》中的圈椅是由前后腿向上延伸支撑椅圈,椅腿是直线形的,座面呈长方形,可以认为是直背式扶手椅与椅圈相结合、协调构成的款式。而径山僧堂椅可理解成将靠背椅(灯挂椅)的椅子搭脑改成圈状,后腿上部相应变弯转化而成的一种新形式。从椅圈的形状看,径山僧堂椅圈端部向外弯曲成卷云状,而《会昌九老图》中的椅圈两端未反卷,取简洁单纯的直端状;《佛教木刻画》绘圈椅和《会昌九老图》绘圈椅中椅的4条腿直接落地,无托泥,而径山僧堂椅的圈椅有托泥;就椅子靠背而言,《佛教木刻画》绘圈椅的靠背为板块,而径山僧堂椅圈椅的靠背是三攒框结构。

三、不同圈椅产生时间的初探

上述圈椅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哪一种款式早,哪种款式迟?这是在家具史研究中不能回避的问题。由于年代久远,缺少实物和其他有力的实证根据,因此解决这一问题比较困难,但我们仍然可以根据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作出粗略的判断。

宋代绘画继承了唐、五代绘画传统,注重写实,特别是在人物画、风俗画中,人们使用的器物、衣着和建筑等均能反映当时的生活实态,因此绘画作品和雕塑等是我们认识理解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在研究绘画中的家具时,首先要知道画作的真伪及其绘制年代,了解是画家的创作品,还是模仿前辈的画作。此外,画作中描绘的家具形象绝大部分是当时生活中使用的,有些家具是当代人们可创造制作的,有些家具是前代创造的款式而流传下来继续使用的,也可能有的家具是宋代画家根据画作内容仿前代画作中的家具形象而绘成的。

《捣衣图》、《梅花诗意图卷》和《折槛图》中的圈椅虽成画于南宋时期,却与五代周文矩《宫中图》(宋摹本)的圈椅造型相似,相同点是椅圈均由小木条成栅栏状支撑,椅圈形状相同端头均向外反卷成云纹。它们的不同点是《宫中图》圈椅的椅圈呈水平状态,与座面平行,在椅圈靠背上方安装了托首,而《折槛图》等的圈椅的椅圈没有装托首,椅圈与椅座面成一定倾斜角,既便于背部和手臂的凭依,又简化了椅子结构,这是一种设计的发展与进步。《捣衣图》绘圈椅、《梅花诗意图卷》绘圈椅、《折槛图》绘圈椅中圈椅脚的造型有云腿,如意云纹《捣衣图》绘圈椅和脚端侧向膨大的云纹直腿,这些腿型分别与《宫中图》圈椅、月牙凳的椅凳脚,唐周昉《内人双陆图》、唐张宣《捣练图》中的凳脚相同,表明上述圈椅的腿型是唐、五代腿型的继承。

《捣衣图》和《折槛图》中圈椅造型厚重、端庄,具有唐、五代风格特征,但显得有些粗笨,综上所述,可以认为这类圈椅是宋代较早时期的圈椅式样。

《北宋佛教木刻画》中的圈椅与五代前绘画中所见的有所不同,椅圈已不用栅栏状木条支撑,而用向上延伸的椅腿或立柱支撑,但椅圈靠背上方装有托首,托首是五代的遗制。木刻画产生于11世纪,故这种圈椅极可能产生在北宋时期。

《会昌九老图》中的圈椅造型简洁、清秀优雅,椅圈由向上延伸的前后脚支撑,椅圈端头光素,是明式圈椅的原型。该画无印款佚名,画界定为宋画,在该画的后幅有宋高宗赵构(在位时间:公元1127-1162年)题诗两首。可以认为这种圈椅是产生时间不晚于公元1162年的一种新型圈椅。

由于《五山十刹图》于公元1248年绘成,据此可以确定,径山僧堂椅和径山方丈椅的产生时间均不晚于公元1248年,而没有托泥的《无准师范座椅》应产生在公元1238年之前。山西大同元崔莹李氏墓和大同元王青墓出土的陶椅,是径山方丈椅的继承和发展,其圈椅将弯脚改成圆断面的直线脚并去除了托泥。径山僧堂椅和方丈椅都是南宋时期出现的新型圈椅。

centauricom.com

扫一扫有惊喜!

  • 上海海上传奇红木馆
  • 上海艺雕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毅晟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雅典娜公司(海上蒋家)
  • 上海仓艺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航管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锦翔工艺家具有限公司
  • 太仓市永和艺术品雕刻厂
  • 上海老周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强艺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森雍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万新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艺浦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艺尊轩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玉山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