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家具工业信息中心
  • 电话:021-56131287
  • 承办:上海商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红木艺术家具俱乐部
首页> 风格流派> 明式家具产生的时代背景

明式家具产生的时代背景

2007-11-20 作者:胡德生 浏览:1331 来源:《收藏家》

摘要

明式家具象征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特点和文化传统。

我国艺术家具有着悠久的历史,有文字可考和有形象可证的已有三千多年。随着人们起居形式的变化和历代匠师们的逐步改进,到明代时,已发展为集高度科学性、艺术性以及实用性的优秀生活用具。不但为国人所珍视,在世界家具体系中也独树一帜,享有盛名,被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它象征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特点和文化传统。

明代,家具艺术已进入繁荣发展的时期。不但在制作上较前代有很大提高,同时在使用上也有很严的要求。这是促使家具事业向科学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总结和综合历代匠师们的经验和智慧,并加以发明创造,形成了高度艺术的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形成的时代背景大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宋代家具事业的发展为明式家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宋代,是中国家具史中空前发展的时期,也是家具空前普及的时期。宋代家具品种有床、榻、桌、案、椅、凳、墩、箱、柜、衣架、巾架、盆架、屏风、镜台、凭几、懒架等。还出现了专用的家具,如对弈的棋桌、弹琴的琴桌、进食的宴桌等。家具形式也多种多样,仅桌子一项已有正方、长方、长条、圆桌、半圆桌,还有较矮的炕桌、炕案;凳子有方、长方、月牙等形式;椅子有靠背椅、扶手椅、圈椅、交椅等。

宋代还发明了燕几,曾轰动一时。当时的士宦大家贵族为装饰居室,竞相伪造。燕几由七件组成,有一定的比例规格。它的特点是可以随意组合,可聚可散,可长可短,纵横离合,变化多端,符合上层社会的使用要求。

宋代家具在制作上也有不少变化,开始使用束腰、马蹄、蚂蚱腿、云头足、莲花托等各种装饰形式。同时使用了牙板、罗锅枨、矮佬、霸王枨、托泥、茶钟脚、收分等各种装饰部件。但和明式家具相比,还较差些。宋代,我国已基本完成起居方式的转变,供垂足坐的高形家具占绝对主导地位。在宋代著名画家张泽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所绘的市肆小店中,无不摆放各式家具,其中以方桌、条凳最为普遍。而士宦大家贵族和有名望的人家才有资格置备交椅。在宫廷中,统治阶级不惜工本制作了一批高档家具。如:宋代帝后像在的各式椅子,从形象看用料都较粗壮,装饰也很华丽,但仍不能算是完美家具。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河北巨鹿出土的宋代桌子和椅子就是较为完美的代表作品。体现出宋代家具艺术的发展水平。所以,我们对宋代家具的评价是“没有宋代家具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就不会出现完美、精湛的明式家具”。换言之,明式家具是在宋代家具发展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去粗取精,高度提炼,使家具事业进入了科学化阶段。

二 明初手工艺的繁荣对明式家具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明初手工艺的发展,得益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元末农民战争推翻了元朝的统治,蒙古贵族、色目商人、上层僧侣和部分汉族地主受到了沉重打击。有的逃散,有的被农民军镇压,使得全国各地特别是北方出现了大批无主荒田。昔日从土地上被排挤出来的贫苦农民纷纷回乡复业。自耕农的数量明显增加。土地占有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朱元璋建国后,立即着手恢复生产,并及时制定相应措施,于洪武元年(1368年)下命让农民归耕,承认已被农民耕垦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分别免除三年徭役和赋税。洪武二年,又下令把北方各城市附近荒芜的土地分给无地农民耕种,人均十五亩,另给菜地二亩,有余力者不限顷亩。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明朝政府又发布了“额外垦荒,永不起科”的诏令,规定山东、河南、河北、陕西的农民除纳税土地外,如有余力继续垦荒,垦地听其所有,永不征税。在鼓励开垦的同时,还大力提倡种植农业经济作物。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这些办法前后实行了七十多年,在客观上对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明代初期,手工业工人的地位也有了一定的改善。明朝政府把手工业工人分为轮班和住作两种,轮班匠和住作匠除去规定时间内为国家服役外,其余时间都可以“自由趁作”。这与元代一部分工匠被终年拘留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劳作的情况有着显著不同。所有这些变化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从而也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据《明太祖洪武实录》载,从洪武元年至十六年(1368—1383年)各地新垦田土共达1805216顷,约合当时全国土地数额的一半。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国的田土包括官田、民田旧额及新垦田土已达8507623顷,比元末增长了四倍有余。粮食总产量也比元代增长了将近两倍。

明初官营手工业如采铁铸铜、造船、烧瓷、织染、军器、火药的制作以及特种手工艺和土木建筑在质量上都超过了前代的水平。南京的龙江造船厂、北京的军器局、宝源局、遵化铁厂、苏州织染局、饶州的御窑厂所设的工场都有细致分工。其它如绫、罗、纱、绸、明彩缎、雕漆、细木器等消费品的制造,更是数不胜数。

明代前期,从事手工业的艺人较前代有所增多,技艺亦高前代一筹。明代沈德符《蔽帚斋余谈》说:“玩好之物,以古为贵,惟本朝则不然。永乐之剔红,宣德之铜,成化之窑,其价遂以古敌。”明王世贞《觚不觚录》介绍说:“画当重宋,而三十年来忽重元人,乃至倪元镇以逮明沈周,价骤增十倍。窖器当重哥、汝,而十五年来忽重宣德,以至永乐、成化,价亦骤增十倍。大抵吴中滥觞,而徽人导之,俱可怪也。今吾吴中陆子冈之治玉,鲍天成之治犀,朱碧山之治银,赵良壁之治锡,马勋治扇,周柱治商嵌及歙嵌,吕爱山治金,王小溪治玛瑙,皆比常价再倍。而其人至有与缙绅坐者。近闻此好流入宫掖,其势尚未已也。”明张岱《陶庵梦忆》中也有类似记载:“吴中技绝,陆子冈之治玉,鲍天成之治犀,周柱之治镶嵌,赵良璧之治锡,朱碧山之治金银,马勋、荷叶李之治扇,张寄修之治琴,范昆白之治三弦子,俱可上下百年,保无敌手。”“南京濮仲谦,古貌古心,鬻鬻若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其竹器,一帚一刷,勾勒数刀,价以两计。”明代周晖的《金陵琐事》卷三介绍说:“徐守素、蒋彻、李信修补古铜器如神。邹英学于蒋彻,亦次之,小木高手。”这些情况说明一个问题,即晚代手工艺技术较前代大大提高了。

家具艺术在明代初期至中期也有很大发展,尽管匠师们没有在器物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但流传至今的大批家具珍品记录了他们的勤劳智慧和光辉业绩。他们为弘扬祖国优秀文化艺术做出了贡献,是当然的艺术家。

明代,总结各种工艺技术经验的专门书籍逐渐增多。明代黄成所编著的《髹饰录》一书,全面论述了漆工艺的历史及工艺、分类和特点等。这些工艺在明代漆家具上都有所体现,是一部研究工作漆工史的重要著作,直到现在仍有重要的研究和借鉴价值。

木器家具方面的专著当推《鲁班经匠家镜》一书。此书为明代万历年北京提督工部御匠司司正午荣汇编,分建筑和家具两部分,其中对家具作了详尽的分类。如: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橱柜类、台架类、屏座类等。第一类中又分别叙述不同形式。如床榻类中有大床,禅床,凉床,藤床等;桌案类有一字桌、案桌、摺桌、圆桌、琴桌、棋桌、方桌等。其它如选材、卯榫结构、家具尺寸、装饰花纹及线脚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和记述。《鲁班经匠家镜》一书是建筑的营造法式和家具制造的经验总结。它的问世,对明代家具的发展和形成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有关家具方面的书籍还有明代文震享所编的《长物志》。书中对各类家具一一作了具体分析和研究,对家具的用材、制作、式样分别给予优劣雅俗的评价。明代高濂编著的《遵生八笺》还把家具制作和养生结合起来,提出独到的见解。这些书籍的出现指导了家具形式的设计和制作生产工艺的提高,并丰富了家具制作的理论体系。

三 海外贸易为明式家具提供了物质条件

明代前期,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东南沿海手工业的繁荣,加上当时罗盘针的发明与使用、造船技术的提高、气象的观测、地图的绘制及航路的勘探,给海外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明代海外贸易主要是日本、吕宋、南洋各国和东南亚各国。中国与日本国的经济和文化往来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已很频繁,至今在日本正仓院还珍藏着我国的唐代家具实物。明代初期,中国和日本政府间还订有条约,规定日本向中国十年一贡。这种朝贡,实际上是一种勘合贸易。其中的倭漆家具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甚至中国漆有仿制日本器物者。《遵生八笺》中“香几”条介绍说:“若书案头所置小几,惟倭制佳绝。其式一板为面,长二尺,阔一尺二寸,高三寸余,上嵌金银片子花鸟四簇树石。几面横设小档二条,用泥金涂之,下用四牙,四足牙口掺金铜滚阳线,镶铃,持之甚轻。”《长物志》卷六“台几”条介绍:“倭人所制,种类大小不一,俱极古雅精丽。有镀金镶四角者,有嵌金银片者,有暗花者,价俱甚贵。近时访旧式为之,亦有佳者,以至尊彝之属,最古。”

明朝与南洋各国的联系更为密切。南洋各国盛产金银珠宝、各种香料以及珍贵木材。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统治阶级过起奢侈的生活,这些进口的器物与材料正合他们的需要。永乐至宣德时期,为了宣扬国威,特派三宝太监郑和七次出使西洋,进行贸易交往。其规模之大,航线之远,时间之长,往返之频繁,是世界航海史上所罕见。从1405年(永乐三年)到1443年(宣德八年),郑和先后七次出海远航,时间持续二十八年,所历三十七国。最南到爪哇,最北到波斯湾和红海的默伽,最东到台湾,最西到非洲东崖。所率船队有大船六十二艘,每艘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共载两万七千五百余人。船上带有我国行销的青花瓷器,印花布、丝、色绢、缎匹、雨伞、米谷、草席、鼓板、牙箱等四十余种货物。而贸易采购回国的主要有香料、椰子、锡沙、淡金、宝石和各类优质木材。

郑和七次下西洋密切了中国同各国的关系,此后,各国亦相继派使臣赴中国朝贡(即勘合贸易),所带货物中时有相当数量的木料。据明代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张燮《东西洋考》和现代陈寿彭《南洋与南洋渠道志略》所记:

琉球国(今台湾一带):二年一贡,物品中有苏木(即红木),乌木。

交址:贡物有苏木,乌木,棕竹,石楠树。

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其朝贡以三载,木类有柏木,花梨木,乌木,苏木。

真腊(今柬埔寨及越南南方一部分):其朝贡不常,贡木有苏木,乌木,黄花木和麝香木。

罗国贡物,木类中花梨木较多。次为檀香,苏木及乌木等。

榜葛剌国(今孟加拉):其国朝贡无常,贡木有乌木和苏木。

吕宋群岛(今菲律宾群岛):盛产乌木,染木,檀木,沈木,苏木,樟木,香柏等。

苏禄国:在东海中,永乐十五年、十九年遣使来朝,品类中有苏木。

猫里务:永乐三年遣使朝贡方物,品类有苏木。

渤泥国(今加里丹麦):其国朝贡不绝,贡木多檀香。

三佛齐:物产木料有乌木。

西伯里(在婆罗州东):其国盛产檀木,苏木和乌木。

婆罗州(在爪哇岛之北):婆罗州全岛树木极盛,产铁木,乌木,苏木,柚木等。

苏门答拉:物产树木略与吕宋、婆罗州同,只是数量次之。

爪哇国:其国自洪武三年至正统八年定三年一贡,此后朝贡无常,贡木有苏木,金刚子木,乌木及檀木等。

爪哇列岛之一“诗摩岛”,长二十公里,产檀木。诗摩岛之南又一岛曰“罗帝”,产乌木,

又一岛曰“沙夫”,长三十五里,阔八公里,出口檀木。

思吉港(爪哇属国):贡木有檀香,苏木。

满剌加(今马六甲):其国朝贡不绝,木类有紫檀、乌木、苏木。

新几内亚:其国出产铁木,乌木,槟榔木。

澳大利亚洲:澳岛之西木料最多,出口木料为大宗。檀木为贵重商货,多运至中国。

所罗门群岛:该地盛产苏木,檀木,乌木,柚木。

新咯里多尼亚岛与罗亚尔特群岛:盛产苏木和檀木。

锡兰山国(今斯里兰卡):贡品中有乌木。

阿丹国(今也门首府亚丁):土产多紫檀木。

溜山国(今马尔代夫群岛):贡木有花梨,乌木,金刚子木,紫檀香等。

以上为明代各国的贡木情况。通过这些国家定期或不定期的贸易往来,大批优质木材源源不

断地运到中国。明代家具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它的材质优良。海外贸易的发展,为明式家具的制作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四 住宅园林对家具的影响

明代前期,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高速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使得城市建设也得到很大发展。官府和官僚地主,富商大贾竞相建造豪华的府第、园林和住宅,以满足他们的享受。这些园林、住宅,装修精丽,当时有不少文人、画家直接参与设计和建造。且规模庞大,有的甚至多至千余间。明朝政府不得不制定严格的住宅等级制度加以限制。规定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三品至五品厅堂五间七架,六品至九品厅堂三间七架……不许在宅前后左右多占地,构亭馆,开池塘。“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尽管如此,仍有不少达官、富商和大地主不遵守这些规定。统治阶级为了满足物质与精神上的享受,官僚地主为了显示其富豪,役使大批奴仆,加上宾客来往之多,都需要大量房屋和活动场所,需要有不同用途的使用建筑和观赏建筑,并根据不同使用要求配备大批的与其适应的家具。这种趋势,必然对家具事业的发展起到相应的推动作用。

扫一扫有惊喜!

  • 上海万新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艺雕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雅典娜公司(海上蒋家)
  • 上海毅晟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仓艺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玉山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航管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锦翔工艺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艺尊轩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老周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太仓市永和艺术品雕刻厂
  • 上海强艺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森雍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海上传奇红木馆
  • 上海艺浦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