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家具工业信息中心
  • 电话:021-56131287
  • 承办:上海商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红木艺术家具俱乐部
首页> 空间陈设> 中国艺术品影响欧洲三百年

中国艺术品影响欧洲三百年

之“中国风”与中国家具(下)

2010-12-31 作者:程庸 浏览:2351 来源:本站、解放日报《艺术家具》专版

摘要

中国明清家具式样的丰富性,给欧洲家具注入了活力。

齐彭代尔式

约翰•布莱尔(John Bly)指出:“在英国则是查理二世时期,英国设计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从欧洲大陆的荷兰、西班牙和法国到随后由东印度公司舶来品掀起的第一次‘中国风(chinoiserie)’。”

中国明清家具式样的丰富性,给欧洲家具注入了活力。下面所列的西式家具广泛吸收了中国家具的装饰元素,比如折叠式家具、三联靠背式家具、方脚步步高椅、梳背式椅子等,以及把中国龙纹装饰在他们的家具上、把中国玉器中常见的云头纹饰点缀在他们的家具牙板上,还有镜子,喜欢用中国元素来修饰。在中国家具传播欧洲的过程中,以及具有中国风格的日本家具也进口到欧洲。

中国艺术品-齐彭代尔设计的“中国柜”

其中,相当数量的欧洲家具都带有齐彭代尔的设计风格。中国家具传到欧洲之后所以能影响深远,与这个英国人齐彭代尔进一步推介是分不开的。齐彭代尔(1718—1779)是一位伟大的家具设计师,他出版了《绅士与木工设计指南》是当时欧洲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他创造了齐彭代尔式的家具,在当时广为流传。齐式风格的家具由三个部分糅合而成,即中国风格、哥特风格与罗可可风格,其中中国风格明显的,人们索性称“齐彭代尔式的中国家具”。

西方自文艺复兴开始,不断地涌现出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在建筑、家具装饰等方面,出版了不少与中国有关的书籍,与齐彭代尔的著作同时代的相关书籍还有:英国罗可可时代家具设计师托马斯•约翰逊(Thomas Johnson,1714—1778)于1761年出版了《150种新设计》;马蒂斯•达利(Matthias Darly)1750年左右撰写了《关于中国式、哥特式和现代椅子的新书》,l754年出版了《中国设计新书》;法国人皮勒蒙1755年出版《中国装饰新书》,在罗可可流行时期,成为家具设计、银器、瓷器、纺织和建筑设计的重要参考资料;1757年,英国出版了建筑学家威廉•钱伯斯的《中国房屋、家具、服饰、机械和家庭用具设计图册》,书中对中国各类艺术作了研究。

齐彭代尔之《绅士与木工设计指南》影响甚广,他设计的款式影响了英国人使用家具的口味。同时期的很多手工艺人都以他的书为蓝本,为贵族、平民制作家具。齐彭代尔式的家具包含了三种风格,其中中国式,主要表现在宝塔主题、精致的回纹等。哥特式表现为拱形窗、小尖塔等。法国式就是罗可可式。而罗可可式本身就有许多中国设计元素。因此,整个齐彭代尔式,中国设计元素占了主要位置。18世纪齐彭代尔式家具留存下来的,都被认为是他生产的,因为所有的设计都能在他书中160幅精细的家具图纸中找到原形。

我们从他所设计、并已经命名的中国家具图中,来看看他是如何运用中国家具元素的。其中,从三张中国式椅子的设计图中可以看出,此类椅子合适在女士化妆室中摆放,椅面通常是藤编的,有时根据需要,也可换成填充物的坐垫并用黄铜钉固定。作者命名为中国式椅子。

中国式柜子,正视图与侧视图,宝塔式(又叫华盖)顶部,中间两腿之间也有小型的华盖,横档为中国式的菱形纹。中国式另一种风格的柜子,正视图与侧视图,宝塔式顶部,门及后部装有玻璃。顶端部分前面为开放式。腿部光素,只是用勒脚替代。

哥特式与中国式两种风格在当时经常被家具设计家混合一起使用,以达到美丽与奇异的效果。这把椅子也是,椅背明显吸收了中国家具的元素,而它坚固的方腿和盲纹刻工则更接近哥特式。镂空的挡架能让椅腿更牢固,而曲线优美的椅背上扶手令整个造型更优雅。

德国家具学者David Nickerson认为,当《绅士与木工设计指南》一书第一次出版发行时,是中国风格和哥特式家具占主导地位的时期,之后中国风格大大影响了英国以及欧洲大陆。齐彭代尔将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随心所欲地使用了起来。从这两种风格中提炼结合出来的经典工艺是栅格结构。此结构被使用在椅背、橱门、桌布甚至是床架上。格子结构也可以制作在很薄的木板上,再很好地与哥特式家具结合在一起。这位学者的研究表明,齐彭代尔家具的重要元素就是栅格结构,这结构在当时的欧洲被看作是典型的中国风格。不仅如此,还有居室装饰,如维也纳美景宫、瑞典夏宫里,都有这种类似的栅格装饰。

从以上所述中,可看出中国家具影响了不少欧洲国家,其中英国可以说是一个主角。而中国家具被英国人广泛注目的时间,应是17世纪中叶,这个时候,正是英国查理二世(1630—1685)执政时期。他热爱艺术,在执政期间,一直资助艺术的发展,也很鼓励欧洲和东方的贸易。有名的宫廷传记作者Samuel Pepys,在他的书中简短地提到了理查二世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设计和家具应用方面产生了那么多的变革。查理二世时期英国设计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从欧洲大陆的荷兰,西班牙和法国,以致随后由东印度公司舶来产品掀起的第一次“中国风”。

中国艺术品-齐彭代尔式椅子。四脚枨子出现“步步高”的模样,吸收了中国家具设计的元素。

17世纪晚期漆器家具被引入英国,后来尽管它也仍在制作,但这一拨中国风在18世纪早期衰退了,它的再度回潮是在1740年左右,因为那时候有相当数量有关外国旅行的书诞生。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法国人J.B.Du Halde写的关于中国的书,该书英文版1742年出版。中国式的家具就是大量的刻工,或者表面上漆,涂绘,镀金,以及大量留白以展示木头本身的美。那些镜框、橱柜、书架、桌椅等所有的家具都有一个宝塔头,中国人像,长颈鸟,有时也混进一点罗可可的题材,所以整体而言18世纪中期中国风在设计上更加复杂,而在主题上则更加自由。

17世纪中期,一股由哥特式和第二度“中国风”结合而掀起的时尚浪潮席卷英国,这两者在很多方面被略加修正以更适应英国家具,这一风潮再加上罗可可风几乎是所向披靡。中国装饰风格再度流行,最好的例子是位于白金汉宫的Claydon楼里,中国屋由帕拉第奥新古典主义、罗可可和中国风格相结合装饰而成的屋子。另外,较早吸收运用中国家具风格的有安妮女王式家具,这是西方应用中国家具花饰和技巧,以建立自己风格的初步尝试。在结构上它与中国家具有许多相近之处,然而在装饰处理上,其浮雕较为粗糙,造型较为刚硬,油漆技术较为逊色,远不及中国家具精巧。

从以上的分析可看出,至少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家具就受到中国家具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其后的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时期,甚至在现代家具上仍然能看出中国家具的影子。当然说中国家具传播欧洲,既有欧洲家具直接从中国古典家具中吸纳元素,如“弯腿”、格子纹、回纹等;也有从中国其他文化中寻找元素嫁接到家具上,最典型的是齐彭代尔式家具,如宝塔形椅子靠背。中国艺术出口欧洲,最初的形式是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运输抵达西方的丝绸和瓷器,之后才带动了家具、漆器等其他工艺品的输出。中国家具给西方人带来最直接的灵感,西方家具摆脱了厚重、庞大的造型,开始向轻巧舒适、人性化设计的靠拢,西方人的审美趣味也因此得到改变。(作者系《申江服务导报》记者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

link

扫一扫有惊喜!

  • 上海老周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玉山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航管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锦翔工艺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艺雕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强艺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森雍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艺浦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艺尊轩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毅晟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太仓市永和艺术品雕刻厂
  • 上海万新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雅典娜公司(海上蒋家)
  • 上海海上传奇红木馆
  • 上海仓艺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