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家具工业信息中心
  • 电话:021-56131287
  • 承办:上海商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红木艺术家具俱乐部
首页> 红木知识> 熏莸异器 观澜寻源(二)

熏莸异器 观澜寻源(二)

中国明清家具的材质研究之四•格木

2007-11-27 作者:周默 浏览:1882 来源:《收藏家》

摘要

在现代林学著作中对格木、铁力木的科学记录与描述,进一步地从多方面帮助我们从科学上分清格木与铁力木的本质区别,也进一步说明历史典籍中所记录两广之“铁力木”实为格木,为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古典家具用材之“铁力木”即格木提供了答案。

三.当代林学著作中关于格木与铁力木的科学记录

1.格木

A.林学家郑万钧教授《中国树木志》 格木(Erythrophloeum fordii Oliv)隶苏木科(CAESALPINIACEAE)格木属(Erythrophloeum Afzel. Ex G.. Don),广东、广西也有“铁木”之称。

形态:“常绿大乔木,高达25米,胸径1米;幼时树皮灰白带淡褐色,平滑,老时深灰褐色,微纵裂。小枝密被黄褐色皮孔。羽片2-3对,小叶9-13,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8(9)厘米,先端渐钝尖或短尾尖,基部微偏斜,宽圆或楔形,全缘,两面无毛或中脉上疏被毛。花序长13-20厘米,花白色,具子房柄,胚珠10-12。果长圆形,长12-18厘米,宽3-4厘米,黑褐色,柄长约1.5厘米,具皮孔。种子扁椭圆形,长1.4-1.8厘米,黑色,坚硬。花期3-5月;果期10-11月。

分布:“产于浙江南部、台湾、福建、贵州东南和南部黎平、从江、望谟、广西东北部和西南部桂林、梧州、藤县、武鸣、靖西、龙州、东兴、合浦,广东中部以南和海南岛(栽培),星散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下低山丘陵疏林地或林缘。在广东与红锥、枫香、橄榄、乌榄、山竹子、水榕等混生。越南也有分布。

木材特征与用途:“散孔材,边材黄褐色,心材红褐或深褐色,有光泽,纹理交错,结构细匀,气干密度0.888g/cm3,坚硬,强度大,抗虫蛀,耐久用,俗称‘铁木’;供造船、桥梁、车辆、建筑、高级家具、地板、雕刻等用材。广西容县‘真武阁’和合浦‘格木桥’全用格木建成,无一钉一铁,至今分别经历400余年和200余年,完好无缺,可见其坚固耐用。其小径材、枝桠、梢头可制算盘、秤杆、雨伞柄、工具柄等。种子和树皮有毒,含强心甙。”(《郑万钧主编《中国树木志》第2卷第1207-1209页,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

B.周铁烽主编《中国热带主要经济树木栽培技术》

周铁烽教授除了对格木的学名、形态特征、分布、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用途进行描述外,并记录了格木的别名:孤坟柴、斗登风、铁木。更为重要的是海南所产之格木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热带林业研究所引入海南岛进行栽培和推广”(《中国热带主要经济树木栽培技术》第187页,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这一观点,推翻了一些研究古典家具的专家及收藏家认为海南原产格木(即历史上俗称之“铁力木”)的观点。海南盖房的房柱、梁及门板、家具用格木多从越南或东南亚其它国家及广东、广西购进,本地在历史上并无格木生长。

C.刘鹏、杨家驹、卢鸿俊《东南亚热带木材》

a.格木在我国生长的只有1种即E. fordii Oliv,商品材名称为Lim,Lin,Lim xank,越南也有分布。

b.格木属树种共17种,分布于亚洲、非洲及大洋洲热带、亚热带地区。亚洲主要有丛花格木(E. densiflorum (Elm.) Merr.)、格木(E. fordii Oliv)、菲律宾格木(E. philippinense Merr.)、蒂斯曼格木(E. teysmanni Kurz.)及非洲的伊弗格木(E. ivorense A. Chev.)、几内格木(E. guine(e)nse G. Don.)。

c.气干密度:0.93-0.97g/cm3。

2.铁力木

A.郑万钧《中国树木志》

a.山竹子科(CLUSIACEAE)铁力木属(Mesua L.)。树种约40种(包括Kayea属在内),分布于热带亚洲。我国1种,即Mesua ferrea L.

b.形态:“乔木,高达30米;树皮薄,灰色或灰褐色。小枝近圆,无毛。叶革质,披针形或长圆形,长7-9(13)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无毛,下面粉绿色,中脉细,两面凸起,侧脉不明显;叶柄长约5毫米。花两性,单朵或成对生于叶腋或枝顶,黄色,径达7厘米;花萼4;花瓣4,宿存。果近球形,径2.5-3厘米,果皮革质。种子1-4,坚硬。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分布:“产于云南。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滇南是铁力木分布北缘,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勐腊,德宏州瑞丽、陇川、临沧地区沧源、耿马等地,均有单株散生或小片状分布。……约30%林木具不发达的板根;常见伴生树种有长穗桦、大叶红光树、高山榕等。”

木材特征与用途:“木材为散孔材,边材黄白色,心材深红褐色,结构略粗,均匀,质重,坚硬强韧,不易锯刨,干后变形小,抗虫蛀,耐腐性强,色泽及花纹美观。为珍贵树种工业用材,可作工艺美术、乐器、高级家具、运动器械、建筑、榨油机、机轴等用。种仁含油率达78%,为优良工业用油”(郑万钧主编《中国树木志》第3卷第3353-3354页,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B.罗良才•《云南经济木材志》

a.铁力木(Mesua ferrea L.)别名:三角子、铁栗子、铁材木、铁棱、埋播郎,埋满那(傣语译音)。英文名:Mesua或Ceylon Ironwood。

b.树木及分布:“常绿大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3米。树皮黄褐色至暗褐色,厚约8毫米,不规则细纵裂,表皮呈薄片状剥落,割裂后有黄色粘液流出。原产印度、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泰国、斯里兰卡、马拉西亚及印尼等国,云南、广西引入栽培年代已久。现滇西南的瑞丽、芒市、耿马、景洪、沧源、勐海、云龙等县海拔450-1300米的热带地区均有栽培,但面积不大,产量甚少。”

c.气干密度:1.122g/cm3

C.周铁烽《中国热带主要经济树木栽培技术》

本书记录了在海南热带树木园引种的一种铁力木,拉丁文学名为Mesua nagassarium(Burm f.)Kosterm。

D.刘鹏、杨家驹、卢鸿俊《东南亚热带木材》

a.铁木属树种约40种,为乔木或灌木,分布于热带亚洲。

b.常见树种:铁力木(M. ferra L.)、鳞片铁力木(M. lepidota T. Anders)、阿萨铁力木(M. assamica (King) Kost.)、大铁力木(M.grandis(king) Kost.)、总状铁力木(M. Racemosa (Planch et Triana) Kost)、威氏铁力木(M. wrayi (King) Kost.)等。

c.气干密度:1.12g/cm3(M. ferrea L.)

从上述资料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广东、广西本不产铁力木(M. ferrea L.),后有引种。而云南南部之铁力木也不是原产,只不过是引种的历史较长,也不过200多年。而云南的姜长金、邱精、廖孝斌、刘海平所著《进出口木材手册》第277页则认为云南“耿马有野生”。

在现代林学著作中对格木、铁力木的科学记录与描述,进一步地从多方面帮助我们从科学上分清格木与铁力木的本质区别,也进一步说明历史典籍中所记录两广之“铁力木”实为格木,为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古典家具用材之“铁力木”即格木提供了答案。

1.格木之俗称与渊源

A.石盐木

格木在各地的俗称及不同时代的俗称是完全不一致的。在宋朝时有“石盐”之称,如《分类东坡诗》中有“栖禅院僧希固,筑进两岸为飞阁九间,尽用石盐木,坚若铁石。” 的名诗。苏东坡至广东惠州时留下了“千年谁在者?铁柱罗浮西。独有石盐木,白蚁不敢跻”。《陆游入蜀记》称:“石端义者,性残忍。每捕官吏系狱,辄以石盐木枷之。石盐木,监木之至坚者。”

B.铁力木

a.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称海舟“唯舵杆必用铁力木”。

b.雍正《广西通志》:“铁力木,一名石盐,一名铁棱。纹理坚致。藤、容出。”

C.铁栗木

清•陈元龙《格致镜原》:“蛮地多山,产美材,铁栗木居多。有力者任意取之。故人家治屋咸以铁栗等良材为上,方坚且久。其铁栗有参天径丈余者,广州人多来采制桌食隔等器,鬻于吴、浙间,可得善价。”

D.东京木:

“格木是较早进口的名贵木材之一,过去大都从越南西贡进口,广东称之为东京木(可能是对西部的曼谷而言)。……东京木过去进口数量较多,因其树材高达,材质坚韧,具有较强擔力和顶力,过去广东许多大型建筑如宗庙、祠堂、园林、亭院等常用它作为木梁柱、大门板等巨大建筑材料,其他如渔轮、舵杆、日常用物如秤杆、乐器等也着重其韧性擔力,常用东京木加工做成,虽历百数十年仍坚实如故”(蔡易安《清代广式家具》第87页,八龙书屋,1993年3月第1版)。 蔡先生十分明确地将广东格木的来源、用途、别名讲得十分清楚。不过“东京木”名称与地名有关。

明•张燮《东西洋考》称:“交趾东京(《一统志》曰:东至海,西至老挝,南至占城,北至思明府)。”《越峤书》卷一四曰:“其国地土分十六府,国王所居曰东京。”指今越南河内,但清以后多泛指越南北部一带。特别是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中法战争后,因战胜国清政府的退让,越南从中国保护国变为法国殖民地,北圻首府河内被定名为“东京”,把“东京”濒临的与中国接壤的海域命名为“东京湾”即今之北部湾。这就是广东将来自于越南中部、北部东京府之格木称为“东京木”的缘由。

格木的其它俗称还有铁木、赤叶木、乌鸡骨、山荏、孤坟柴等,在此不再一一解释。

2.历史上对格木的认识与利用

A.造船

从目前出土的文物及历史典籍记载,可以追溯到秦朝。20世纪70年代,广州发掘出一个秦代大型造船基地,秦船多用上等的格木与杉木。“船台使用的木料又有所不同,木墩为格木,铺底的大枕木为杉木,小枕木是檀木,巨大的滑板则用香樟。樟木坚硬细密,耐腐蚀防虫蚁,历两千余年,刮掉表皮内部完整如新”(子曰《岭南经济史》上册第12页,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明朝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论述海舟的制造时有“凡遮洋运船制,视漕船长一丈之尺,阔二尺二寸,器具皆同,唯舵杆必用铁力木,艌灰用鱼油和桐油,不知何义”之论述。

B.盖房及造桥

a.明•曹昭撰、王佐增补《格古要论》:“铁力木,出广东。色紫黑,性坚硬而沉重。东莞人多以作屋。”

b.除了建于明万历元年的广西容县“真武阁”全部用格木外,200多年前所建广西合浦的“格木桥”也全部用格木,至今不腐不裂,坚固如初。

c.清道光•明谊《琼州府志》卷三《舆地志•风俗》“民居矮小,一室两房,栋柱四行,柱圆径尺,中两嵌以板,旁两行甃以石,俱系碎石以泥甃成,亦鲜灰墁,其木俱系格木,质坚重,钉不可入,其纹细腻、光润如拭,爇之作沉檀香气,皆购自黎山。”

C.作器

a.明•张岱《陶庵梦忆》卷六

“癸卯,道淮上,有铁梨木天然几,长丈六,阔三尺,滑泽坚润,非常理,淮抚李三才百五十金不能得,仲叔以二百金得之,解维遽去。淮抚大恚怒,差兵蹑之,不及而返。” b.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

“铁力木,理甚坚致,质初黄,用之则黑。其性湿,赤手凭之令脉涩。黎山中人多以为薪,广人以作梁柱及屏幢。南风天出水,谓之潮木,亦曰石盐。作成器时,以浓苏木水或臙脂水三四染之,乃以浙中生漆精薄涂之,光莹如玉如紫檀,其潮也止。”

c.清•李调元撰《粤东笔记》卷十三

“紫檀、花梨、铁力诸木,广人用以制几匣床架。……铁力木理甚坚致,质初黄,用之则黑。黎山中人用以为薪,至吴楚间则重价购之。《通志》云:一名石盐,一名铁稜。” 从以上引文可以看到,我国历史上对格木的认识与利用很早就已经开始。对于格木的俗称、生长地区与分布,材性及木材特征、用途均有仔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格木的用途几乎可以适用于很多方面,从建筑、桥梁、造船、家具及日常器具的制作都与格木有关,这是其它中国古典家具所用木材难以与之相比的。同时也可以看到,格木即历史上所称之“铁力木”在古代建筑及家具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扫一扫有惊喜!

  • 上海万新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艺雕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毅晟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仓艺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航管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锦翔工艺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海上传奇红木馆
  • 上海老周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强艺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森雍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艺浦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艺尊轩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雅典娜公司(海上蒋家)
  • 上海玉山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太仓市永和艺术品雕刻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