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紫檀围棋盒闪现上拍
2007-12-16 作者: 浏览:1420 来源:中国红木艺术家具网
摘要
围棋古代称之“弈”,文人雅谓“手谈”,有三、四千年历史,相传创于尧舜时代。晋《博物志》“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成语“举棋不定”源于公元前559年,卫国国君献公被大夫宁殖驱逐出国,宁殖之子又准备将卫献公接回。政治上的犹豫不决如“弈者举棋不定”《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东汉及魏晋时,围棋非常流行,河北望都一号东汉墓曾出土一件石质棋盘,东汉马融《围棋赋》“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陈聚士卒兮,两敌相当”。下棋如战斗,于无声处,刀光剑影运筹帷幄,斗智斗勇,一步妙着成就一局好棋。灵光闪现之际,打下一片江山。三国曹操、孙权、周瑜均为一时高手。南北朝时期棋盘从十七道变化为十九道“三百六十一点位成周天之数”,与现代围棋形制完全相同。
唐代围棋即传入日本、高丽、新罗等国,近代传入欧美。在我国,从文人雅玩发展成为体育竞技,即需智力又要体力,是个人心智、胆识、耐心、体能的大比拼。
这一对清代紫檀围棋盒,器型为瓜果造型,均分为十棱,富贵大气,线条弧线优美流畅,包浆浑厚滋润,以瓜蒂作盖,巧夺天工。棋子双面凸形,白色为象牙,黑色为紫檀,各为一百六十余枚。该紫檀棋盒来源于文人世家,祖辈喜好黑白之道,流传有绪,不可多得。
上海拍卖行将于12月26日在四川北路73号,举行2007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届时将拍卖此品,提前四天预展。

扫一扫有惊喜!